威廷法律事務所
關於我們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本所實例
威廷漫談
法律QA
查詢服務
聯絡我們
次選單
威廷漫談
一般民事
一般刑事
一般行政
家事事件
勞工相關
智財相關
保險相關
特別刑事
國家賠償
淺談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752號解釋
釋字第762號解釋
釋字第771號解釋
釋字第777號解釋
釋字第784號解釋
釋字第790號解釋
釋字第791號解釋
釋字第796號解釋
釋字第797號解釋
釋字第807號解釋
釋字第812號解釋
最新實務-民事
最新實務-刑事
最新實務-憲法判決
LINKS
合作夥伴
公司行號
學校團體
優質電商
醫療院所
機關組織
為民喉舌
設計。設計
威廷漫談
淺談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784號解釋
釋字第784號解釋
高中生某乙,因為抽菸又無照騎車,遭學校記大過一次。乙表示不服並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卻以釋字第382號解釋之意旨駁回乙的請求。
學校基於教育或管理之目的所做的處分,學生可否因權益受損而提起救濟?這個問題須先從釋字第382號解釋及第684號解釋著手。
首先,84年
釋字第382號解釋
公布,認為各級學校對學生所為退學或類此的處分行為,足以改變其學生身分並損及其受教育的機會,是侵害憲法所保障的教育權,因此若用盡校內申訴管道後仍無法獲得救濟,則可依法提起訴訟。該號解釋僅針對退學等喪失學籍的手段,其餘未侵害受教權的處分,例如記過,就只能依循校內申訴途徑,不得以訴訟救濟。
而後,100年
釋字第684號解釋
公布,放寬釋字第382號所定的救濟範圍,認為憲法第16條訴訟權的核心宗旨為「有權利即有救濟」,因此不論校方的管理措施為何,凡侵害到學生的受教權或其他基本權利,皆應允許權利受侵害的學生提起訴訟,無特別限制的必要。但該號解釋適用對象只及於大學生。
108年10月25日
釋字第784號解釋
公布,與釋字第684號採相同看法,認為校方的任一處分只要造成學生權利受侵害,學生即可依法救濟;且為徹底落實「有權利即有救濟」的憲法精神,各級學校的學生皆有權可以依循訴訟管道請求救濟。
本號解釋雖擴大救濟範圍及適用對象,但是否侵害學生的權利,仍須依個案判斷,應將學校的管理目的與侵害程度綜合考量;且因涉及教育專業,法院整體評斷有無侵害,仍會給予學校較高的尊重。
TOP